雄心不移 发表于 2020-11-4 13:04:28

盐很普通,却很高尚!

       中国人视咸为享受的机会,确实不多,煲好一大锅鸡汤,放点盐,使鸡汤更可口,通俗的叫法是,“把鸡的鲜味吊出来”,盐在这里的作用,大抵如此。
  中国人对咸最为敏感,一道菜,很甜,或很辣,或很酸,食客往往不太计较,以为这道菜大概就应该烧成如此,甚至认为自己的味觉不行;碰到咸,态度马上两样,急着对服务生讲:“叫你们老板来,菜烧得那么咸,想咸死我们啊。”或者:“菜烧得那么淡(不咸),你们的大菜师傅会烧菜吗。”

  事实上,中国人在吃咸上是久经考验的,别的不说,光酱菜的品种之多,可谓世界之最,因为中国人的早餐,喜欢吃粥、泡饭、面条、煎饼、包子……哪样都要咸点的佐餐小菜打发。

  腌和腊的食品,是我们中华料理中无法忽视的两种重要内容,想一想,腌和腊,怎么能拒绝盐?拒绝咸?我们吃得越多,口味被训练得越咸,甚至遗传到下一代。

  对于盐,台湾美食家叶怡兰在《极致之味》一书里写道:“有的在舌面上温和地徐徐绽放;有的气味深重,在猛烈一击后,余韵轻盈地向上飞升;有的细微如烟般瞬间融化无踪;有的在轻咬下呈现酥松清脆的独特质地;有的坚硬强悍个性十足……”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对盐如此深情和富有诗意的文字,如果不是作者遍尝世界上的经典盐款,被那些看似寻常实则高贵的盐巴打动,是无法做到一气呵成、酣畅淋漓的。我不知道叶女士怎么吃盐的,按照中国的传统饮食习惯,我们无法获得那种精致细腻的感觉,我们的盐都融化在了菜肴里。

  老子曰:“大白若辱,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”碰到盐,又该怎么理论?钱钟书说:“理之在诗,如水中盐,蜜中花。体匿性存,无痕有味。”对,无痕有味,这个“无痕”,暗示食客真不知道厨师放了多少盐,只能凭个人感觉。

  我们是有机会的,关键是用不用心。

  盐焗是将加工腌制入味的原料用纱纸包裹,埋入烤红的晶体粗盐之中,利用盐的导热特性,对原料进行加热成菜的技法。据说,盐焗鸡是几百年前,广东惠州一带盐工发明的,起初他们只是把熟鸡用桑皮纸包裹放在盐堆内贮藏,出人意料的是,经盐“熏陶”过的鸡肉,有一种盐香味道,非常好吃,以后,逐渐演化成“盐焗”的方式。吃盐焗鸡,就是为了吃出盐花的那种特殊香味。由盐焗鸡的方法推而广之,什么盐焗虾,盐焗猪手、盐焗腰果、盐焗薯条等纷纷登场,形成了排得上号且不失时髦的烹饪做派。

  椒盐的出现,加重了盐作为调味料的分量。将花椒粒与盐混在一起,用小中火炒一两分钟,至椒盐混合体散发出的香气溢出即可。也有将花椒炸酥,碾碎成粉,掺在细盐之中,做成椒盐的。椒盐系列可以蔚成大观,以椒盐排条最为有名。

  学者王元化回忆说:“小时候,一位牧师曾经对他说,‘你要做世上的盐’比‘你要做世上的光’更好,因为光还为自己留下了行迹,盐却将自己消融到人们的幸福中去了。”

  盐很普通,却很高尚。

老男孩 发表于 2020-11-5 00:25:51

为什么普通,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接触它,那又为什么高尚,因为我们又都离不开它,所以最普通的东西,往往最伟大。

拥有蜡笔的小飞 发表于 2020-11-6 10:07:59

盐,牺牲了自己,满足了我们的味蕾

在80米高空 发表于 2020-11-7 10:04:55

人类再进化,也不会开挂,身体组成成分不会有太大变化,所以盐还将继续“高尚”下去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盐很普通,却很高尚!